为更好地培育和凝炼教学成果,提升教学成果奖申报质量,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于4月7日下午14:30,举办“教学成果申报交流”线上分享会。本次活动邀请智能制造学院乔维高教授主讲,包括各学院专业负责人、教学团队在内的80多名教师通过钉钉直播平台参与了活动。


乔维高教授是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科技部、教育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在汽车专业领域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及教材十多部,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汽车工程学术会议,并进行论文交流。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省级重大科技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40多项,拥有专利13项,2次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次活动乔教授围绕教学成果奖的概念和特点、教学成果奖申报条件与申报方法、教学成果奖申报体会、教学成果凝结与成果奖培育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他形象地通过“炒菜原理”和“果树原理”进行比喻,通过联想得出启示:成果必须是成熟的,原料必须具有有效性、科学性、实践性;一项成果是来源于几个(或一个)项目成果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这种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与原料好比翻炒工艺;这种工艺须是经过凝练、提升、实验、总结且证明有效的过程;各个支撑项目都有各自的成果。他建议老师们在填写教学成果申报书时要做到“四要一好”,即要积累、要梳理、要思考、要提炼、展示好。


此次分享会气氛热烈、针对性强,不仅为拟申报教学成果奖的老师注入了“强心剂”,进一步厘清了申报思路;也为还在教学改革路上探索前行的老师们提供了“催化剂”,增强了总结凝练教学成果的信心。教学成果奖是学校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和核心载体,此次申报经验分享活动的开展使得老师们对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思路和技巧有了进一步了解,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