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教学竞赛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竞赛  >  正文

第十一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参赛细则

编辑: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1 点击次数: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简称“西浦大赛”,XJTLU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ing Innovation Award)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简称“西浦ILEAD”)承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旨在发现并奖励一批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的高等院校的老师,传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创新举措。大赛通过帮助教师梳理个人教学创新思考、提供多重展示的机会,为教育创新者构建分享、交流、学习、成长、共创未来的平台,进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2022年至2024年,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连续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列入“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清单”,并作为教学竞赛维度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



一、核心理念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技术不仅重塑了教育理念,更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专业优化和课程内容更新。

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本科教育质量,相继提出了“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为核心的本科教育改革策略,并倡导“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等跨学科领域的综合改革,同时强调打造一流专业,提升学科竞争力。

当前,以“课堂革命”和“金课建设”为代表的教学改革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抓手。教学创新已成为当前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着力点和关键所在。



二、参赛通道

第十一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设三大参赛通道

1.个人/团队赛道:以个人或自由组建团队的形式参赛。

2.单项挑战赛道:参赛者从以下五个教学创新方向中,精准选择一个单项挑战深入突破:

挑战1: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成果评价

挑战2:终身导向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挑战3:学生未来成长需求分析

挑战4:以兴趣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和教学

挑战5:实践导向的学习与教学流程

3.高等学校或所属机构赛道:以机构为单位,从某一特定维度出发,系统性规划、整体性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西交利物浦大学

承办单位: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

协办单位: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

支持方: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



四、奖项设置

1.年度教学创新特等奖(5组)

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奖金(具体金额待定)。


2. 年度教学创新一等奖(15组)

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奖金(具体金额待定)。


3. 年度教学创新二等奖(30至33组)

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奖金(具体金额待定)。


4. 年度教学创新三等奖(若干组)

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


5. 年度教学创新优秀奖(若干组)

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


6. 年度教学创新参与奖(所有参与者)

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


7. 优秀调研员

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奖金(具体金额待定)。优秀调研员数量占调研员总数的10%。

大赛组委会将对获奖者进行深度访谈,对其创新实践案例集结成册出版发表,并拍摄制作相关的视频,进行宣传和推广;大赛组委会还将邀请选手进行全国线上、线下巡回分享。

所有参赛者将被邀请出席由大赛组委会举办的“2026年度高等教育创新年会”教学创新嘉年华暨“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颁奖典礼。



五、大赛评审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把学生学习体验的提升作为关注的核心,在评选中着重考虑通过高等学校或所属机构及教师的创新性教学实践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其次,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倡导和鼓励符合时代和未来需求的革新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且这种创新能够被其他的教育实践者所参考和借鉴。

评委将从学习成果、创新性、普适性三个维度进行评选。具体的评选标准如下(评分表请见文末):

1.学习成果:通过创新实践,学生的学习体验及学习成果有了显著提升;

2.创新性:针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开创新型的教学理念、策略和方法;

3.普适性:教学创新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中国高校教学改革进程中具有推广价值。



六、大赛流程

第十一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评奖采用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和现场决赛相结合的方式,经以下程序进行:


1、2025.5.18 - 2025.11.18:参赛选手注册报名

参赛者自愿申报,提交参赛表。

参赛者提交书面资料(包括个人简历及书面自述,详情请见 “申请材料”)、个人视频或 PPT。

完成材料提交的选手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 函评环节。


2、2025.6.15 - 2025.11.15:线上分享交流会

大赛组委会将举办系列线上分享交流会,邀请往届大赛优秀获奖者,为获奖教师提供更广阔的个人展示平台;参赛者将了解教学创新的更多可能性,并深入了解大赛。


3、2025.6.15 - 2025.11.15:第十一届西浦大赛全国海选

大赛组委会将针对全国不同赛区举办海选,所有对教学感兴趣的教师均可前往现场,全面了解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深度感受西浦大赛独特、温馨的教学创新氛围。


4、2025.11.25:参赛材料提交截止

请参赛选手务必确保按照提示在截止日期前提交完整的符合要求的资料,如参赛者无法提供,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5、2025.12.30 - 2026.2.10:函评评委团队将对书面自述、视频 / PPT 及相关辅证材料进行评议,根据评分标准,从学习成果、创新性、普适性三个维度进行打分。此环节总分40 分。


6、2026.3.18:函评结果公布

入围决赛的选手包括:专家评审分数前 50 组;学习成果、创新性、普适性三个维度函评分数最高者。共 50+x(x≤3)位选手入围决赛


7、2026.3.18 - 2026.4.30:入围决赛选手调研员匹配 & 实地调研

通过资格审核的调研员将与最少一位选手配对,并前往配对选手所在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并提交。


8、2026.5.16-5.17:第十一届西浦大赛现场决赛

入围选手进行现场决赛,评委将根据现场展示和答疑进行评分,该环节总分60分。所有参赛者、调研员及函评评委将被受邀参加现场决赛。

决赛展示共分为两个环节,包括:10 分钟选手陈述、5 分钟评委问答。注:入围决赛选手对应的调研员将被受邀前往决赛现场观摩。


9、2026.5.17:第十一届西浦大赛现场决赛颁奖典礼

最终评分将综合 “函评和现场决赛” 两个环节的分数,根据总分进行排名,得分最高者为特等奖。各奖项获奖情况将在颁奖典礼公布颁发,并启动第十二届大赛。所有参赛者、调研员及评委将被受邀参加颁奖典礼。



七、报名及提交参赛材料方式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不收取参赛对象任何费用。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并提交信息,大赛组委会将在收到报名信息后的一个星期内审查资格,并通过邮件回复确认是否报名成功。

34E0

  报名成功的参赛选手登录西浦学习超市平台上传参赛材料及调研报告。详细的流程指南将于2025年9月15日后通过西浦ILEAD官方微信公众号(XJTLU_ILEAD)发布。


参赛选手提交材料截止日期:

2025.11.25 14:00



八、选手申请材料

大赛组委会鼓励参赛者通过一学期的实践,通过过程性的资料和数据,详细说明衡量学生受益的方法和结果。需要提交的资料如下:

书面自述

●个人/团队照片

●5分钟以内的微视频 或 20页以内的PPT

相关辅证材料(必须提供与申报作品相匹配的辅证材料)


申请材料说明:

1.所有报名参加大赛海选的选手将获得:第十一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参赛资格;与专家现场交流;有机会成为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特邀分享嘉宾。


2.往届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的年度教学创新特、一、二等奖获得者,如报名参加本次大赛,需提交与之前参与大赛的教学创新不同的实践内容(申报项目需为不同的课程以及教学创新方向)。往届三等奖、优秀奖、参与奖获得者或未获奖选手可仍提交以往申报的案例,但需要有实质性的新工作。


3.参赛形式(个人/团队参赛、单项挑战参赛或高等学校或所属机构参赛)以注册报名时提交的信息为准,注册报名截止后不可再作更改。


4.三种参赛形式进行独立报名、提交材料与评审工作,参赛者需使用对应参赛形式的专属材料模板,评审也将依据各参赛形式差异化标准进行综合评估。


5.相同参赛者针对同一个课程,仅能选择三种赛道中的一种进行报名参赛。


6.所有报名的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的原创作品,并无侵犯他人的权益(包括版权)。如有侵犯他人的权益(包括版权),一经发现,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参赛作品侵犯他人的权益(包括版权)的后果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7.组委会对参赛者在大赛中提供的申请资料有使用权,可就相关内容在组委会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进行公开发布,并在外部媒体、出版物中使用。


8. 凡申请报名的参赛者,视作已认真阅读该细则,并认同细则所述内容。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