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加速推进。在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驱动下,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社会、劳动力市场和未来工作形式。在此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互联互通不断增强,各种设备和数字软件广泛应用,对数字技能的需求愈加旺盛,持续推进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在此背景下,由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于2023年2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再次将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向热议。教师们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并在教学中更加科学地使用信息技术?本中心特为大家梳理了国内外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部分政策,以及教师可从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
教师数字素养可被定义为教师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包括对数字教学含义、开发包容和创新的教学策略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地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等。
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等文件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前瞻规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7年、2011年、2017年相继发布了《教师ICT能力框架》,将教师数字技术能力分为知识获取、知识深化和知识创造三个层次;澳大利亚课程、评估与报告管理局(ACARA)提出的“聚焦数字技术”项目(Digital Technologies in Focus project),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数字技术能力和在教学中熟练运用数字技术的自信心;欧盟的《欧盟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框架》(European Framework for the Digital Competence of Educators)为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指明了方向;美国《哥伦比亚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框架》(Columbia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mpetence Framework),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引导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我国通常将教师数字素养分为专业素养域、教学素养域和促进学习者域三个方面,具体介绍如下。
专业素养域包括:教师数字技术使用能力;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与他人交流及合作的能力;教师数据应用能力;教师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素养域包括:教师数字资源选用和创造能力;教师数字教学设计能力;教师数字教学组织能力;教师数字教学评估能力。
促进学习者域包括:教师培养学习者数字学习能力;教师鼓励学习者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培养学习者数据安全意识的能力。
本文简要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教师数字素养的部分政策,以及教师可从专业素养域、教学素养域、促进学习者域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或许可为教师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提供了方向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