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举办“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案例分享会

编辑:原创文章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1-11-24 点击次数:

为深入推进“课堂革命”,传播“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改革上的创新举措,11月19日下午,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在智慧教室214-1,举办“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案例分享会。本次活动邀请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得者陈丹丹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阳超老师作为分享嘉宾,来自各学院20余名教师参与了分享会。

活动伊始,阳超引导老师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以“教学创新”为主题的醒脑环节。每位老师先单独完成个人“教学创新设计表”,再由小组讨论后推选最佳设计进行现场分享。现场讨论气氛热烈,老师们情绪高涨,智能制造学院李媛、外国语学院江倩及信息工程学院梁梦凡分别就自己在教学中探索出的创新案例为大家作了分享,引得掌声连连。

暖场结束后,陈丹丹围绕西浦“通过教学创新,让学生受益”的办赛理念,详细介绍了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的基本情况,并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内容、考核评价方式、教学创新点四个方面,声情并茂地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参赛作品《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的英语口译混合式教学课堂设计》。

陈老师讲授《英语口译》课程,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现行的口译教学以“语言输入为主,技能训练为辅”的模式难以满足口译教学的需求。因此,她构建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的英语口译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了混合式教学理论框架下的英语口译评价体系,来提高口译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口译产出质量。她通过发布线上资源,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成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她的这种以教师为主导,深化时政认知;以任务为驱动,培养主动学习兴趣;以学习为中心,提升自主学习意愿;以小组为载体合作学习,创造团队精神的教学模式在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评委一致认可,获得三等奖。

通过此次比赛,让陈老师对教学创新有了新的认识,也为自己带来了更多学习交流和成长的机会,她将自己参赛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也鼓励更多的老师们加入教学创新大赛。

教学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基于教学实践,又回归教学实践的一个过程。创新的本质是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补充或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积极的、互动的过程,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学习前沿的理论,并利用其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本次活动不仅为我校教师传授了教学创新比赛经验,更使他们在日常教学的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反思。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将精心组织此类分享活动,希望更多的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创新中来,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