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优势,探索跨学科教学组织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于5月6日下午14:30,举办“增材制造技术”微专业建设线上交流会。本次活动邀请智能制造学院刘凯副教授主讲,全校60多名教师通过钉钉直播平台参与了活动。

刘凯老师从3D打印技术现状和4D打印技术趋势两个方面对“增材制造技术”微专业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深入浅出地向老师们讲解了什么是微专业、微专业建设背景以及微专业如何设计、如何运行等核心要素与环节。“增材制造技术”依托智能制造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的优质资源,面向我校机械制造、车辆工程、艺术设计、土木建筑、生物医疗等专业学院招生,以“数字化设计和制造能力”为目标,培养能够从事3D建模、3D测量、3D打印制造、结构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该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极具创新性,设计具有高阶性、前沿性,与产业发展高度匹配的课程,体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攻读辅修微专业,通过五门~十门左右的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快速达到某一领域的工作技能要求,弥补大学专业设置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匹配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适应新兴行业需求,提炼行业所需的核心能力。

活动交流环节中,老师们就微专业申报材料以及微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介绍、修读要求等方面与刘凯老师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和深入的探讨。
本次交流会为学校开展微专业建设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加快推进新工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