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教师参加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第八次项目季度会议

编辑:原创文章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3-04-12 点击次数:

4月8日至9日,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第八次项目季度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我校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三位教师发展团队成员与来自国内40多所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一线教师聚焦教师发展师项目建设,共同研讨高校教师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前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赵志丹出席会议并致辞。

赵志丹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发展的历史、现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情况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他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必须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本次会议关注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聚焦教师发展师这一新兴群体,探讨教师发展师在推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促进与会高校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想、发展的理念,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开创教师队伍建设新模式;广泛分享建设经验,探索教师发展新举措;搭建高校交流平台,共谋教师队伍长效发展。

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教育研究系数字化教育专业副主任李娜副教授生动地介绍了她在做教师发展师期间定期驻场学院“诊断”所经历的四个故事。

李娜老师表示,“四个案例分成两个驱动力,一个是需求驱动,自下而上;一个是教学法驱动,自上而下。我们可以利用虹吸效应和创新扩散理论来推动这两方面的驱动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发展师就是走在前面的领路人,我们在黑暗中先探索出一条路,然后吸引更多的老师加入进来。”

南宁学院质量评估办公室主任左婧副教授详细分享了校本化培训师团队的建立过程和咨询师团队的支持过程。

她表示,“教师发展师做的事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让我们共育玫瑰,共享芬芳,在这个平台共同努力收获一片花海。”

延安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兼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晓峰详细介绍了延安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如何依托延安红色资源,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采用521模式(1个目标,2条主线,5个校本培训团队),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培训科科长苗壮老师结合本校的教师发展师的探索,在线分享了教师发展师的能力和素养项目的研究成果。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靖从项目的目标设立、设计与实施、考核与评价和资源保障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介绍。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秘书长、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基于教师发展师团队建设,提出了10个关键问题,如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教师发展师,主要做什么,如何成为教师的知心朋友等。

他指出了教师发展师及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挑战:“教师发展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教发同仁共同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本化的教师发展师团队。”

在听了多位专家的专题分享后,参会老师们对教师发展师发展和团队建设有了深入的理解。下午,所有参会老师结合联盟发布的新教师发展的认证方案,分组、分会议室讨论教师发展的理念、挑战及学术研究。在第二天的教师发展师分享活动中,所有参会的教师发展师在小组内分享了自己作为教师发展师做过的项目,并聚焦一个教师发展师面临的挑战进行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本次会议核心主题教师发展师项目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七大项目之一,是高校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会议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结束,所有参会人员收获满满,对教师发展师的身份定位、职责和可能遇到的挑战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robots